糖車
關燈
小
中
大
糖車
半月後,回到府城的文人和好友相聚酒樓,閑話間便提起這事。文人言道便是十五文一根,他當初還想著買兩根嘗嘗也行。誰料那農戶還很是不高興,不願意將甘蔗售賣給他。
“十五文一根都不賣,作價還想昂貴到哪去?”同桌有人便立即不滿道。
文人嘆氣:“我也是如此想的。”
“不賣便不賣!”同桌另一人還言道:“不過一甘蔗而已,便是長得再好,它也還是個甘蔗味。”
這話一出,便贏得了同桌所有人的認同。
只最後,文人又感嘆了一句:“說來,安南今年的甘蔗是真長得好啊!”
“能有多好?”同伴好奇道。
“也不知那位韓大人,到底是用的何種種植法子。才能讓那些地裏的甘蔗幾乎每一根都長得筆直又勻凈,顏色又鮮亮,如同畫師作畫出來的一般。每根甘蔗上的枝節還又粗又長,想我以前食用過的甘蔗,拿來與之比較的話,簡直是雲泥之別……”
聽文人這般細致的描述,酒桌上的眾人還真被勾起了好奇心。還有人想著若真有這麽好的甘蔗,便是作價貴上一些,與他們這種家境的人來說,好像也不是多打緊的事。
屆時那甘蔗售賣的時候,不若也買些回來嘗嘗……
另一邊,各村裏正將各家村民召集起來。
聽聞衙門有關於甘蔗的新消息傳達,村民們皆奔走相告。
隨著甘蔗逐漸進入大面積成熟期,大家最近的心思便全都放在了這事情上。待到趕至裏正家,果然便被裏正告知衙門近期就會下鄉來收甘蔗。
在場村民聞言,一個個高興的牙豁子都咧出來了。
今年甘蔗種植得格外的好,每畝地成長起來的甘蔗基本都在三四千根左右。將甘蔗去掉頭尾不能要的部分,一根的凈重量也能在三到四斤。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一萬斤左右。
保底作價三文錢一斤的話,一畝甘蔗便至少能得錢三萬文。
安南縣城內凡登記在冊的農戶,種植得最少的一戶都有五畝地。這麽一算下來,便是最少的人家都即將能收獲一筆大財富,又如何不讓大家欣喜若狂。
就在村民興奮又激動地在那說著馬上就回去割甘蔗之類的話時,裏正又清了清嗓子,告訴大家一件事:“大老爺說了,還要教授我們用甘蔗制作一樣好物,每戶可選派一人,三日後隨我一道前去!”
“是何好物啊?”有那村民笑著問道。
裏正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便只按照衙役捎帶下來的原話,這般告知大家:“說是比直接賣甘蔗更能掙銀錢的好物。”
甘蔗成果是喜人,但收獲時也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
在砍伐時,要選取品相最好的那批甘蔗的梢頭給來年留種。原則上,甘蔗也是不建議連作和不宜留根的。因此收割完甘蔗後的折根,還需要拿鋤頭全部挖出。
眼下又正是藕粉制作售賣的高峰期階段,農戶們忙不過來,自然便又是花費銀錢,請附近寨子裏的土著們幹活。
這天一早,剛下山而來的土著們就聽說村民們要隨裏正一道趕去職田,與那位韓縣令學習用甘蔗制作新的好物,能掙回來好多好多的銀錢。然後一些土著們的心便被勾得癢癢的,當天連工都不做了,竟一路偷偷跟在這群鄉民身後。
有那鄉民瞧見了,也未做驅趕阻攔。實在是不止是這些土著們偷偷跟來,便是村子裏其他未被選上的鄉民,也這般偷偷跟著來了好些。
最後韓徹在職田見到的,便是烏泱泱的一大片人頭。
對於蔗糖技術,韓徹本就是想全都教授給鄉民們。之所以讓裏正選代表,是因為職田能準備的場地有限,容納不了這麽多的人一同學習觀看。
這會那些跟隨裏正入選而來的鄉民便站在最裏面,自己偷偷跟來的和那些個土著便站在最外面。為了能更好的看清楚,外圍的那些人便自己到處找尋墊高的物件。如看勾欄表演時一樣,這些人也一樣看得津津有味。
韓徹也都隨大家,簡單的講解幾句後,便直接進入主題。
甘蔗制糖的第一步,便是榨汁。
《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有一石碾榨汁法:“凡造糖車,制用橫板二片,長五尺,厚五寸,闊二尺,兩頭鑿眼安柱……”(1)
這種造糖用的糖車,也叫牛拉石碾,是直到韓徹穿越之前的六七十年代,都一直在被人使用的。
古代雖不如現代科技發達,但也因此使得時下能被稱之為木匠者,手藝皆非常精湛。韓徹只按照記憶畫出圖紙,那木匠後續再向他詢問了一點細節,便給韓徹將糖車完美的制造出來。
因為要規模化制糖,所以韓徹這次造就的糖車比較大,石碾沈重到需要兩頭牛才能拉動。拉牛的活由一位佃戶去做,韓老三在一旁餵進甘蔗。
韓徹則在一旁負責跟鄉民們做講解:“甘蔗從此處餵進轉動的石碾,兩個石碾滾動時,軸夾住甘蔗滾動而過,甘蔗汁液便能榨出……”
時下對於甘蔗榨汁,早有人用杠桿原理研究出來了。似這種榨汁專門的器具,稱之為甘蔗床,也叫甘蔗凳。因為它的形狀便如一條凳子一樣,只不過凳面略向前端傾斜,最前端是一鷹嘴流口,流口跟榨汁的圓形槽孔相連。
榨汁的時候,把甘蔗削皮再切成寸段,豎著放進圓形槽孔內,再用力摁下榨板,榨出甘蔗汁水。
像這種榨汁的辦法,能榨多少汁水,除開甘蔗本身的汁水豐盈程度,便只取決於使用者的力氣。因此出汁率極低,只十分喜愛飲用甘蔗汁水的貴族階級,才會在家中置辦一套這樣的工具。
而牛拉石碾,是以兩頭牛的力氣去拉動兩個大石碾壓榨出來的方式,對於現階段來講,甘蔗最後得到的出汁率便極為驚人。
“出汁了,出汁了!好多好多的汁水!”有那村民當下便指著下方盛放甘蔗汁水的地方,興奮又激動的喊道。
韓徹這時便又跟大家說道:“甘蔗榨汁是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要把這些甘蔗汁水制作成蔗糖。”
“糖!糖作價可昂貴了!”
“要是用這法子來給甘蔗榨汁,那我們豈不是能制作出很多很多的糖了?”
“話說,糖作價多昂貴來著?”
“我哪有錢去買糖啊!這都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能吃的……”
因著甘蔗出汁率太低,制糖技術也十分簡陋,蜂蜜獲得量又太少,故時下的糖主要還是以飴糖為主。飴糖又是以糧食裏的澱粉中提取的,如尋常百姓過去連飯都吃不飽,又哪會舍得用糧食去制糖。
所以不論哪種糖,眼下全都是只有貴族階級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知曉韓徹是要帶大家用甘蔗制糖後,其他村民便都變得一臉震驚到目不轉睛的盯著石碾瞧。
等榨取到的甘蔗汁有一定量後,韓徹便開始教授大家熬紅糖。
紅糖熬制時,需要註意的是火候,技術並沒有多難的。
村民們便瞧著那鍋裏的甘蔗汁,慢慢的把水汽蒸發,不多久,那些汁水便變得黏稠起來,空氣中也跟著飄散起了一股好聞的香甜味……
且這味道隨著水分的消失,還在越發濃郁。有不少村民聞著聞著,喉嚨間還不由得發出“咕嚕”聲響。
“這便是紅糖了……待到冷卻後,可以將之切成小塊。”韓徹將熬制好的糖漿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裏,又將放置一旁的一桶清水倒入還沾留著些許糖漿的鍋裏:“大家今日便先嘗嘗這紅糖水的味道。”
來的村民實在有些多,韓徹便只讓幾人為一組,共著一碗糖水去嘗味道。
安南過去便是條件好的人家,也只有在過小年,需要給竈王爺甜嘴時,才能品嘗到飴糖的一點甜。因此眼下這糖水裏的少許甜,吃得一些人還在那意猶未盡的不停回味。
除了回味,眾人心中還陷入了巨大的歡喜中。要知道如今他們家家戶戶都收獲不少的甘蔗,要都制作成紅糖的話,那可是做夢都不敢去夢的一大筆銀錢啊!
結果未曾想,這份巨大的驚喜還未消化完,韓徹又往人群中丟擲過來一個更為巨大的驚喜。
韓徹告訴大家,紅糖只是蔗糖的一種。並且今日除了紅糖,他還要教授大家兩種制糖的工藝。
在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韓老三便跑去將韓徹前兩日提前制作好的白砂糖和棉冰糖拿了過來。
眾人便瞧見兩個大碗中,一個碗裏面裝著的糖顆粒如細小沙石,顏色潔白如雪。另一個碗裏裝著的糖個頭大小不一,但顏色同樣潔白且晶瑩剔透。
一時之間,眾人一面瞧得目不轉睛,一面驚嘆連連。卻沒人去催問韓徹制作之法,因為這驚喜實在是來得太大太突然了。
韓徹耐心的等待大家瞧看得差不多了後,才又言道這兩種糖不僅色澤外觀好看,最要緊的甜度也高。眼下其他地方尚未能有這工藝,不論哪種蔗糖都必能賣個極高的價錢。其中牽扯到的銀錢實在過大,所以韓徹建議今年大家在各村分別置備一套這樣的糖車,自己造糖來賣。
當然,衙門還會如以前的藕粉和蠔油一樣,作價上提供指導幫助,前期的推銷和宣傳也會一起做到位。
“叩謝大老爺!叩謝大老爺啊!”有那村民回過神來後,激動的伏拜在地,嘶啞著聲音大喊道。
隨著他這一喊,其他村民嘩啦啦的也激動的有樣學樣,跪拜了整整一地。
“叩謝大老爺,叩謝大老爺!”
到最後站著的,只有韓徹和韓老三還有身旁的衙役們,以及本來只想偷偷跟著來瞧個熱鬧的山間土著們。
然便是這些山間土著們,此時也是震驚到目瞪口呆的呆楞站立在那。
誰都不是傻子,又如何能不知這幾種蔗糖技藝能帶來的巨大利潤。可以說,只要安南縣農戶們將今年地裏的甘蔗制作成這兩種糖售賣後所獲得的銀錢,真就毫不遜色於後世一些位於一線城市的人家中突然迎來拆遷所得的暴富程度。
而實際上,就教授眾人制糖這件事,韓徹奔著的就是要讓安南縣各鄉鎮一次便能暴富的念頭去推動的。對於時下來說,糖的珍貴度不言而喻。但正是因為這份珍貴程度,只要白砂糖和棉冰糖一被推出,其中的技藝法子就不是安南縣的鄉民或韓徹,乃至於哪個士族門閥能獨自守住的東西。
註1:出自《天工開物》卷六《甘嗜》:“凡造糖車,制用橫板二片,長五尺,厚五寸,闊二尺,兩頭鑿眼安柱,上榫出少許,下榫出板二三尺,埋築土內,使安穩不搖。上板中鑿二眼,並列巨軸兩根(木用至堅重者),軸木大七尺圍方妙。兩軸一長三尺,一長四尺五寸,其長者出榫安犁擔。擔用屈木,長一丈五尺,以便駕牛團轉走。軸上鑿齒分配雌雄,其合縫處須直而圓,圓而縫合。夾蔗於中,一軋而過,與棉花趕車同義。”
看到評論說更新太少,我琢磨了一下,確實好像有點少,那從今天開始爭取能每天都加更一章。
第一更完成,第二更在後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半月後,回到府城的文人和好友相聚酒樓,閑話間便提起這事。文人言道便是十五文一根,他當初還想著買兩根嘗嘗也行。誰料那農戶還很是不高興,不願意將甘蔗售賣給他。
“十五文一根都不賣,作價還想昂貴到哪去?”同桌有人便立即不滿道。
文人嘆氣:“我也是如此想的。”
“不賣便不賣!”同桌另一人還言道:“不過一甘蔗而已,便是長得再好,它也還是個甘蔗味。”
這話一出,便贏得了同桌所有人的認同。
只最後,文人又感嘆了一句:“說來,安南今年的甘蔗是真長得好啊!”
“能有多好?”同伴好奇道。
“也不知那位韓大人,到底是用的何種種植法子。才能讓那些地裏的甘蔗幾乎每一根都長得筆直又勻凈,顏色又鮮亮,如同畫師作畫出來的一般。每根甘蔗上的枝節還又粗又長,想我以前食用過的甘蔗,拿來與之比較的話,簡直是雲泥之別……”
聽文人這般細致的描述,酒桌上的眾人還真被勾起了好奇心。還有人想著若真有這麽好的甘蔗,便是作價貴上一些,與他們這種家境的人來說,好像也不是多打緊的事。
屆時那甘蔗售賣的時候,不若也買些回來嘗嘗……
另一邊,各村裏正將各家村民召集起來。
聽聞衙門有關於甘蔗的新消息傳達,村民們皆奔走相告。
隨著甘蔗逐漸進入大面積成熟期,大家最近的心思便全都放在了這事情上。待到趕至裏正家,果然便被裏正告知衙門近期就會下鄉來收甘蔗。
在場村民聞言,一個個高興的牙豁子都咧出來了。
今年甘蔗種植得格外的好,每畝地成長起來的甘蔗基本都在三四千根左右。將甘蔗去掉頭尾不能要的部分,一根的凈重量也能在三到四斤。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一萬斤左右。
保底作價三文錢一斤的話,一畝甘蔗便至少能得錢三萬文。
安南縣城內凡登記在冊的農戶,種植得最少的一戶都有五畝地。這麽一算下來,便是最少的人家都即將能收獲一筆大財富,又如何不讓大家欣喜若狂。
就在村民興奮又激動地在那說著馬上就回去割甘蔗之類的話時,裏正又清了清嗓子,告訴大家一件事:“大老爺說了,還要教授我們用甘蔗制作一樣好物,每戶可選派一人,三日後隨我一道前去!”
“是何好物啊?”有那村民笑著問道。
裏正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便只按照衙役捎帶下來的原話,這般告知大家:“說是比直接賣甘蔗更能掙銀錢的好物。”
甘蔗成果是喜人,但收獲時也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
在砍伐時,要選取品相最好的那批甘蔗的梢頭給來年留種。原則上,甘蔗也是不建議連作和不宜留根的。因此收割完甘蔗後的折根,還需要拿鋤頭全部挖出。
眼下又正是藕粉制作售賣的高峰期階段,農戶們忙不過來,自然便又是花費銀錢,請附近寨子裏的土著們幹活。
這天一早,剛下山而來的土著們就聽說村民們要隨裏正一道趕去職田,與那位韓縣令學習用甘蔗制作新的好物,能掙回來好多好多的銀錢。然後一些土著們的心便被勾得癢癢的,當天連工都不做了,竟一路偷偷跟在這群鄉民身後。
有那鄉民瞧見了,也未做驅趕阻攔。實在是不止是這些土著們偷偷跟來,便是村子裏其他未被選上的鄉民,也這般偷偷跟著來了好些。
最後韓徹在職田見到的,便是烏泱泱的一大片人頭。
對於蔗糖技術,韓徹本就是想全都教授給鄉民們。之所以讓裏正選代表,是因為職田能準備的場地有限,容納不了這麽多的人一同學習觀看。
這會那些跟隨裏正入選而來的鄉民便站在最裏面,自己偷偷跟來的和那些個土著便站在最外面。為了能更好的看清楚,外圍的那些人便自己到處找尋墊高的物件。如看勾欄表演時一樣,這些人也一樣看得津津有味。
韓徹也都隨大家,簡單的講解幾句後,便直接進入主題。
甘蔗制糖的第一步,便是榨汁。
《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有一石碾榨汁法:“凡造糖車,制用橫板二片,長五尺,厚五寸,闊二尺,兩頭鑿眼安柱……”(1)
這種造糖用的糖車,也叫牛拉石碾,是直到韓徹穿越之前的六七十年代,都一直在被人使用的。
古代雖不如現代科技發達,但也因此使得時下能被稱之為木匠者,手藝皆非常精湛。韓徹只按照記憶畫出圖紙,那木匠後續再向他詢問了一點細節,便給韓徹將糖車完美的制造出來。
因為要規模化制糖,所以韓徹這次造就的糖車比較大,石碾沈重到需要兩頭牛才能拉動。拉牛的活由一位佃戶去做,韓老三在一旁餵進甘蔗。
韓徹則在一旁負責跟鄉民們做講解:“甘蔗從此處餵進轉動的石碾,兩個石碾滾動時,軸夾住甘蔗滾動而過,甘蔗汁液便能榨出……”
時下對於甘蔗榨汁,早有人用杠桿原理研究出來了。似這種榨汁專門的器具,稱之為甘蔗床,也叫甘蔗凳。因為它的形狀便如一條凳子一樣,只不過凳面略向前端傾斜,最前端是一鷹嘴流口,流口跟榨汁的圓形槽孔相連。
榨汁的時候,把甘蔗削皮再切成寸段,豎著放進圓形槽孔內,再用力摁下榨板,榨出甘蔗汁水。
像這種榨汁的辦法,能榨多少汁水,除開甘蔗本身的汁水豐盈程度,便只取決於使用者的力氣。因此出汁率極低,只十分喜愛飲用甘蔗汁水的貴族階級,才會在家中置辦一套這樣的工具。
而牛拉石碾,是以兩頭牛的力氣去拉動兩個大石碾壓榨出來的方式,對於現階段來講,甘蔗最後得到的出汁率便極為驚人。
“出汁了,出汁了!好多好多的汁水!”有那村民當下便指著下方盛放甘蔗汁水的地方,興奮又激動的喊道。
韓徹這時便又跟大家說道:“甘蔗榨汁是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要把這些甘蔗汁水制作成蔗糖。”
“糖!糖作價可昂貴了!”
“要是用這法子來給甘蔗榨汁,那我們豈不是能制作出很多很多的糖了?”
“話說,糖作價多昂貴來著?”
“我哪有錢去買糖啊!這都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能吃的……”
因著甘蔗出汁率太低,制糖技術也十分簡陋,蜂蜜獲得量又太少,故時下的糖主要還是以飴糖為主。飴糖又是以糧食裏的澱粉中提取的,如尋常百姓過去連飯都吃不飽,又哪會舍得用糧食去制糖。
所以不論哪種糖,眼下全都是只有貴族階級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知曉韓徹是要帶大家用甘蔗制糖後,其他村民便都變得一臉震驚到目不轉睛的盯著石碾瞧。
等榨取到的甘蔗汁有一定量後,韓徹便開始教授大家熬紅糖。
紅糖熬制時,需要註意的是火候,技術並沒有多難的。
村民們便瞧著那鍋裏的甘蔗汁,慢慢的把水汽蒸發,不多久,那些汁水便變得黏稠起來,空氣中也跟著飄散起了一股好聞的香甜味……
且這味道隨著水分的消失,還在越發濃郁。有不少村民聞著聞著,喉嚨間還不由得發出“咕嚕”聲響。
“這便是紅糖了……待到冷卻後,可以將之切成小塊。”韓徹將熬制好的糖漿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裏,又將放置一旁的一桶清水倒入還沾留著些許糖漿的鍋裏:“大家今日便先嘗嘗這紅糖水的味道。”
來的村民實在有些多,韓徹便只讓幾人為一組,共著一碗糖水去嘗味道。
安南過去便是條件好的人家,也只有在過小年,需要給竈王爺甜嘴時,才能品嘗到飴糖的一點甜。因此眼下這糖水裏的少許甜,吃得一些人還在那意猶未盡的不停回味。
除了回味,眾人心中還陷入了巨大的歡喜中。要知道如今他們家家戶戶都收獲不少的甘蔗,要都制作成紅糖的話,那可是做夢都不敢去夢的一大筆銀錢啊!
結果未曾想,這份巨大的驚喜還未消化完,韓徹又往人群中丟擲過來一個更為巨大的驚喜。
韓徹告訴大家,紅糖只是蔗糖的一種。並且今日除了紅糖,他還要教授大家兩種制糖的工藝。
在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韓老三便跑去將韓徹前兩日提前制作好的白砂糖和棉冰糖拿了過來。
眾人便瞧見兩個大碗中,一個碗裏面裝著的糖顆粒如細小沙石,顏色潔白如雪。另一個碗裏裝著的糖個頭大小不一,但顏色同樣潔白且晶瑩剔透。
一時之間,眾人一面瞧得目不轉睛,一面驚嘆連連。卻沒人去催問韓徹制作之法,因為這驚喜實在是來得太大太突然了。
韓徹耐心的等待大家瞧看得差不多了後,才又言道這兩種糖不僅色澤外觀好看,最要緊的甜度也高。眼下其他地方尚未能有這工藝,不論哪種蔗糖都必能賣個極高的價錢。其中牽扯到的銀錢實在過大,所以韓徹建議今年大家在各村分別置備一套這樣的糖車,自己造糖來賣。
當然,衙門還會如以前的藕粉和蠔油一樣,作價上提供指導幫助,前期的推銷和宣傳也會一起做到位。
“叩謝大老爺!叩謝大老爺啊!”有那村民回過神來後,激動的伏拜在地,嘶啞著聲音大喊道。
隨著他這一喊,其他村民嘩啦啦的也激動的有樣學樣,跪拜了整整一地。
“叩謝大老爺,叩謝大老爺!”
到最後站著的,只有韓徹和韓老三還有身旁的衙役們,以及本來只想偷偷跟著來瞧個熱鬧的山間土著們。
然便是這些山間土著們,此時也是震驚到目瞪口呆的呆楞站立在那。
誰都不是傻子,又如何能不知這幾種蔗糖技藝能帶來的巨大利潤。可以說,只要安南縣農戶們將今年地裏的甘蔗制作成這兩種糖售賣後所獲得的銀錢,真就毫不遜色於後世一些位於一線城市的人家中突然迎來拆遷所得的暴富程度。
而實際上,就教授眾人制糖這件事,韓徹奔著的就是要讓安南縣各鄉鎮一次便能暴富的念頭去推動的。對於時下來說,糖的珍貴度不言而喻。但正是因為這份珍貴程度,只要白砂糖和棉冰糖一被推出,其中的技藝法子就不是安南縣的鄉民或韓徹,乃至於哪個士族門閥能獨自守住的東西。
註1:出自《天工開物》卷六《甘嗜》:“凡造糖車,制用橫板二片,長五尺,厚五寸,闊二尺,兩頭鑿眼安柱,上榫出少許,下榫出板二三尺,埋築土內,使安穩不搖。上板中鑿二眼,並列巨軸兩根(木用至堅重者),軸木大七尺圍方妙。兩軸一長三尺,一長四尺五寸,其長者出榫安犁擔。擔用屈木,長一丈五尺,以便駕牛團轉走。軸上鑿齒分配雌雄,其合縫處須直而圓,圓而縫合。夾蔗於中,一軋而過,與棉花趕車同義。”
看到評論說更新太少,我琢磨了一下,確實好像有點少,那從今天開始爭取能每天都加更一章。
第一更完成,第二更在後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